水肺複習過程(re-active Course)

December 29,2024
2-100
一對二讓你快速複習潛水重點技巧。推薦給半年沒有潛過的你!或是想多練習潛水的你!
我想參加:需要持有合格潛水證照,並檢康狀況良好。
(患有心血管疾病、高血壓或曾有氣喘者,需再體驗潛水前諮詢專業醫師的意見,並提供相關醫師證明。)
建議:活動前請勿吃太飽。水上活動怕暈者,請提前30分鐘吃暈船藥!
盥洗包:個人衣服、毛巾,寄放在潛水中心即可。
海邊用品:請帶水。記得不要攜帶貴重物品到海邊或潛水店!
填寫資料+組裝裝備
心海提供裝備:防寒衣、套鞋、面鏡、蛙鞋、調節器、BCD、電腦錶
測試裝備功能正常,才會出發海邊潛水。


換裝+上廁所
換穿著泳裝(運動內衣、海灘褲)+外面穿連身長袖、長褲防寒衣

抵達海邊

穿上潛水裝備進行安全檢查BWRAF

走到海岸適應水溫與練習潛水技巧(水深可站立,大約一隻氣瓶)
潛水手勢
潛水知識:記得水中有水壓,你需要


1.練習用調節器呼吸
保持輕鬆的呼吸, 絕對不要長時間的閉氣,這樣可能身體會受傷。
若調節器進水,你可以先檢查嘴巴是否包好,再來:

用嘴巴大力吹出空氣,讓水排出調節器。
或是按壓排氣按鈕,讓水自動排出後再進行呼吸。


2.透過面鏡觀賞水下風景
若面鏡有積水,在水中用手扶面鏡,再用鼻子大力吹出空氣,讓水排出面鏡即可。

3.練習潛水耳壓平衡
基本上每下潛一公尺就必須進行一次「耳壓平衡」,方法:
捏住鼻子後,用嘴巴吞一口口水。(跟搭乘飛機一樣)
捏住鼻子後用嘴巴吸氣,接著在捏住鼻子的狀態下用鼻子吐氣。(類似擤鼻涕的動作)

4. 隨時保持中性浮力。在水中輕鬆遊動,享受潛水。
當吸氣時浮力增加,產生上浮效果。
使用吐氣浮力減少,達成下降效果。
當呼吸無法控制上升下降,你可以:使用BCD輔助控制。

 
  1. 水中游動
當掌握中性浮力後你將可以遊動到深水區
掌握水中休息技巧懸浮後第一潛結束


進行一趟包含淺水區與深水區的旅程
請詳細聆聽潛水前簡報。
教練全程會陪伴在你旁邊,給你滿滿的安全感。



欣賞水底風景
小丑魚
珊瑚
熱帶魚
海龜

記得不要觸摸海底生物,有些生物可能具有刺細胞,觸摸恐造成皮膚過敏。不小心接觸海龜,可能還會有罰金的問題。


拍下紀念照片
別忘了看向教練多拍幾張紀念照片帶回家!

返回潛水中心盥洗。
可以提前準備換洗衣服包,寄放在潛水中心。

拿取照片
可以用iPhoneiPad直接讀取原始照片。
沒有蘋果的手機、平板可以改使用USB存取照片。
以上方法都不行,將會製作雲端資料連結,請您於三日內下載照片。



五大重點
  1. 出示合格潛水證照。
  2. 隨時保持中性浮力。在水中輕鬆遊動,享受潛水。
  3. 一分鐘緊急程序。若與教練潛伴分散,請於原地等待一分鐘,再依照安全速度上升回到水面,建立正浮力與潛伴會合。
  4. 與夥伴教練一同行動,不要單獨游離開!
  5. 潛水後24小時不能搭乘飛機。
    因潛水後體內還殘留氣體,若馬上搭乘飛機,可能導致身體生病。因此潛水後都需要休息再搭乘飛機。

關鍵字搜尋

訂閱電子報

姓名
E-mail
TOP